|
行業現狀分析 文章內容
中國改革開放40年,城市與工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,但與此同時,污染問題也越發嚴峻。隨著傳統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及高分子合成材料技術越發成熟,污染土壤、水體得到治理的難度也逐步上升。對于這些污染物,已無法單純依靠土壤和水體自凈或常規處理方式去除干凈。只有通過培育特定的微生物,利用微生物的生長,以有機物為營養物,從而達到高效處理污染的目的。 據國土資源部2015年發布的中國國土資源公報顯示全國耕地⾯積20.25億畝。其中蔬菜種植⾯積2.75億畝,⽔果種植面積2.3億畝 。全國農肥,病害防治等農業消耗品年市場規模超萬億,并以每年20%的速度持續增⻓,市場需求規模巨⼤。根據國家最新農業發展指導⽂件要求到未來5年內全國主要農作物化肥、農藥實現零增⻓,在維持原有量的基礎上需要提高利用率增長40%以上。 微生物菌劑目前正廣泛應用于農業、養殖業、水環境處理上。國外微生物菌劑研究開展較早,目前已有相關的企業進行微生物菌劑的生產和銷售。國外微生物菌劑更多的應用在污染整治上,例如日本就有利用微生物菌劑清理淤泥、治理海域污染的實例。國內微生物菌劑研究起步相對較晚,但在微生物菌劑的應用上仍取得了理想的成果。,市場發育剛處于初步階段,未來還有巨大的市場空間,微生物菌劑對于土壤板結、鹽漬化、農藥殘留、營養不良、重金屬危害、在養殖水體的去污凈化上擁有較好的效果。近年來,我國微生物肥料行業發展迅猛,無論微生物肥料產品的種類和總產量,還是其應用面積都有了快速的增加,已逐漸成為肥料家族中的重要成員。目前,我國微生物肥料產業已初具規模。據專家測算,我國微生物肥料的市場前景極為廣闊。目前我國微生物肥年產量只有化肥的1/200,如果這一比例達到3/100,就能達到減少50萬噸化肥用量、增產糧食100億公斤的直觀效果。同時還能取得減少農民投入、提高農產品品質、減少環境污染等巨大的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。 近年來,國家全方位支持微生物肥料行業發展,出臺了有關生物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相關政策: (1)、《國務院關于印發土壤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[2016]31號(十九)》 控制農業污染,合理使用化肥農藥,鼓勵農民增施有機肥,減少化肥使用量。 (2)、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“三農”工作的若干意見》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、全面部署了“到2020年確保建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”,“大力發展緊缺和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,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”,“加大東北黑土地保護力度“,“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,開展農業節肥節藥行動”等一系列三農領域必須完成的硬任務。 (3)、《關于抓好“三農”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》(農業部)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:“治理農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,加強農膜污染治理,推廣黑土地保護有效治理模式,推進侵蝕溝治理,啟動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,穩步推進農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利用”。 (4)、2018年政策扶持重點十大生態農業模式(農業部) 以有機肥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化學肥料、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為主要手段進行病蟲害防治。 (5)、2018年種植業工作要點(農業部) 持續推進農藥減量增效,深入開展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,加強農企合作,共建化肥減量技術服務示范基地。 (6)、《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(農業部) 2017年3月19日,農業部印發關于貫徹落實《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的實施意見,中央不斷重拳出擊,此次文件的出臺充分證實了國家繼續加大土壤改良力度的決心。 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的愈加重視,對生活品質的更高追求,拓展微生物菌劑在治理污染方面的應用將是一大熱點。 |